第(2/3)页 “第三件事,粮。” 任原指了指南边。 “咱们目前的粮食储备,虽然说因为之前几次大缴获收获了不少,但放到目前全国来看,还是少。” “哥哥,粮食这个问题,各州府的官家粮仓里肯定还有,就算官粮不够,各地大户的私粮肯定也不少。” “粮这个问题想要解决,得从根本上去下功夫,目前天下的粮食基本都是一年一熟,只有南方少数地区可以做到两熟,这远不够。” 任原表示,必须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麻烦。 “我当年游历的时候,听说南方海外拥有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稻种,还有一种同样可以一年两熟,名为红薯的高产粮食作物,我想着让水军兄弟们组建远洋船队,去把这些东西都引进来。只要能在咱们这儿推广,那么今后就不怕粮食问题了。” 任原记得,在后来的菲律宾和越南,是有好的稻子和红薯的,如果能提前引进来,那大益百姓吃饭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。 “如果这些东西真的这么神奇,那确实能改变整个天下的局势!” “对了哥哥,这个叫红薯的东西,亩产多少?” “没记错的话,当时听说是春薯亩产四百斤,夏薯两百斤。” 任原大概记得明清的红薯亩产是这个数。 众军师听了这消息后,相互对视,彼此之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,好家伙,这东西如果也能在大益种下,那确实是一大助力! “道清,这事交给你,你回头找水军兄弟们说说。” “遵命。” 乔道清领命,然后仔细琢磨了一下,发现这事儿并不简单,毕竟出海是大事。 “钱粮是大事,各位不能掉以轻心。” 任原再次叮嘱了一下,然后看向了公孙胜。 “一清。” “哥哥吩咐。” 公孙胜上前一步。 “你帮我和你师父说说,问问他愿不愿意将道教作为国教宣传。” “哥哥打算以道教作为国教?那佛教呢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