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云也能感觉到二人对自己有了些许隔阂,但也说不了什么,只能静静的杵在原地。 此时,诸葛亮缓缓凑近刘备身边,低声道: “主公,臣有句话,不知当说不当说。” 说罢,诸葛亮微微瞥了一眼关张赵三人的方向。 刘备点了点头,会意道: “二弟,三弟,子龙,你们三人且去军中整顿士气,尽量安抚军士之心!” 三人得令,顿时起身下城墙。 整座城墙之上,只剩下了刘备和诸葛亮二人。 “先生但说无妨。” 刘备负手而立,示意诸葛亮说下去。 诸葛亮先是将羽扇一收,旋即沉声道: “主公,就在方才,我从子龙那里得知,放子龙离开的人,乃是一个看上去大概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。” “不光如此,在曹军的声望看上去颇高,连虎豹骑都听从他的命令。” “而就在新野之时,关将军与张将军二人遇到曹仁之时,曹仁所言的那个白先生,也是一个年轻人的模样。” “以此应当不难看出,子龙遇见的人,极有可能就是那白先生。” “也就是说,这极有可能乃是离间计。” “而且,还是看上去十分拙劣,但却直中要害的离间计。” 这个问题诸葛亮想了很久。 一开始他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劲。 曹军的将领见到子龙的话,应当恨不得将其处置后快,用来换取战功才是。 放了子龙,还敢使出这般离间计的人,恐怕不会是武将,而是谋臣。 而在长坂坡一战,曹军根本没有参战的谋臣,唯一一个还是徐庶才是。 但是徐庶断然不会这么做,如此的话岂不是自讨苦吃? 因此,诸葛亮不由得将此人和先前听闻的那个白先生相联想了起来。 问过赵云之后,诸葛亮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猜测。 刘备闻言之后,眉头先是微微一皱,旋即苦笑道: “孔明啊孔明,我怎不知此计乃是离间计?” “只是,那毒妇看不出来!” “她当着三军将士的面,如此诋毁子龙。” “子龙追随我多年,此次更是孤身直入将她们母子二人救出水火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