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李大亮的善意-《隐龙惊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李沐兄弟到了都督府见了李大亮,才知道朝廷派的宣赏使已经宣过旨了。
    不过这也正常,李沐是一介布衣,李沂不过是一个亲兵,朝廷使者宣旨自然不用等他们来。
    将旨意给李大亮,然后由李大亮转告他们,才算程序正常。
    李大亮此时脸色却不好,李沐心中一紧,思忖道,不会有什么祸事吧?
    果然,李大亮开口道:“大郎,此次某上表朝廷,确实将你兄弟二人立为首功,只是这旨意下来……。”
    李大亮有些内疚地看着李沐。
    李沐苦笑,他相信李大亮,这些天来的交往,他明白李大亮绝不是一个抢占他人功劳的卑鄙之人,既然如此,不管如何赏赐,都怪不得他。
    “都督不必挂怀,直说就是。”
    李大亮歉然道:“此次朝廷封赏颇厚,李沂凭斩杀敌酋之功,被擢升为校尉,这可是大唐最年少的校尉了。就连常、梁等游侠也厚赏了金、帛,唯有你,旨意上却没提及一言。还望你不要怨恨我。”
    李沐本也没抱多大的希望,自然也没有多大的失望,只是原本以为,至少能得到些金、帛赏赐,也好拿回家让杨氏高兴、高兴,不想竟连一文钱也没。
    幸好听到李沂被授校尉之职,心中也算是差强人意了。
    李沐微笑道:“既然是朝廷的考量,又不是都督的意思,沐怎会怪都督,都督不必介意。”
    李大亮心中叹息,好个少年郎,受如此委曲,反到安慰起我来。
    想了一下,对李沐说道:“朝廷虽然不封赏,某忝为凉州都督,岂能对如此大功不赏,否则何以服众。来人,去府库速取黄金二百两送去李家。”
    李沐心中一乐,管他谁赏的,有钱就行,黄金二百两,约合银二千两,也算个小土豪了。
    便毫不推辞,躬身道:“谢都督赏赐。”
    李大亮见李沐接受,心中一宽道:“不必多礼,大郎此战救我满城将士、百姓,功在社稷,本当赏赐。”
    说完转头道:“李沂,你授校尉,依旧在本都督麾下从军,某赏你个好去处,去你父亲生前那营就任,可好?”
    李沂闻听大喜,跪谢道:“属下唯都督马首是瞻。”
    李大亮笑道:“李沂,除授官外,朝廷另外还有赏赐,赏你银五百两,蜀锦二十匹,上田百亩。”
    李沂乐得嘴都合不拢了。
    李家兄弟拜谢了李大亮,去军营帮李沂领了赏赐,回家去了。
    杨氏闻知喜极而泣,赶紧让李沐去请出李英节牌位,焚香告知。
    李家这边忙着祭祀李英节。
    都督府那边李大亮正头痛不已。
    李沐两兄弟离开之后,宣赏使袁公公前来,告知李大亮,皇上口谕,令李大亮将伏允人头送入京城,同时献俘。
    可这伏允人头却在李家兄弟手里,这还不算太头痛,更头痛的是,皇上指定由李沐入京城献俘。
    李大亮心中埋怨着,连赏赐都不给人一文,却让一个十岁少年长途跋涉进京献俘?先不说李沐现在还是白身,重要的是毕竟上京谁也不知道是祸是福,李沐自己愿意不愿意去还是个问题,搞不好立了大功,没得赏赐,还要落下个抗旨之罪也说不定,不知道是谁给皇上出的馊主意。
    李大亮心中不乐意,自然也有几分私心。
    身为一方诸侯,自然希望能招揽李沐,这也是自己以都督名义重赏李沐的原因。
    李沐兄弟是李英节之后,看在李英节面子上,也得对李沐兄弟有番照顾不是?
    加上谁不想麾下有能人?
    戎马征战数十年,历经隋唐两代王朝,这陶罐不单是守城利器,也是攻城利器,这一点李大亮比谁都清楚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