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十七章 要事要秘密禀报-《赝太子女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呐!”
    苏子籍看着遗书,许久,叹息一声。
    邢业这信上说,自己十年寒窗,家里含辛茹苦,连旅费都是卖田的钱,    可是因一念之差,不但把银子都花光了,还被扣上一顶科举舞弊的帽子,被削去了功名。
    不仅家里人的所有付出都付之东流,更是将与自己有关的人都给坑了。
    这样一来,他哪里还有颜面回去呢?
    回,回不去。
    留,    又根本留不下来。
    前途无望,    已一片灰暗。
    与其继续苟延残喘,不如自我了断,以免回去后反成了家人的耻辱与累赘。
    真是字字泣血,信纸上还有一些褶皱之处,似书写之时流下了泪,打湿了信纸。
    苏子籍看完这封遗书,不禁陷入沉默。
    邢业冤枉么?
    真说起来,邢业得了这样的下场,其实也不冤,毕竟朝廷律法就是这样规定的。
    事关科举取士,关系着多少人的命运,想要出人头地,就要挤下许多人,    去走那条独木桥。
    从来只见过了桥的人风光无限,    落下桥的人,    又有多少?
    无数!
    在这等情况下,任何一个试图在科举中舞弊的人,    都要被重重处罚,    连舞弊者的上下线都要被揪出来,考官都要被牵连,这才能让天下举子接受自己的落榜,接受自己黜落,仅仅是因水平不够,而是质疑朝廷,质疑公正。
    这质疑,就是对朝廷的否定。
    重事用重典!
    邢业因舞弊被削去了功名,无言回家面对家乡父老,但谁叫他当初买题舞弊了呢?
    若当初不这么做,自然不会落下这下场。
    但话又说回来,若无人这样嚣张推销考题,无人拿出真题来大规模引诱这些举人,也不会让这么多举人被牵扯其中。
    第(1/3)页